留学后第一次回家过年

February 16, 2025 · 4273 words · 9 min

自从2019年9月踏出国门,就再也没有过年回国家了。今年,提前早早决定回家过年。

回国

之前回国买的都是国航“苏黎世=>德国/意大利=>北京=>西安”的联程机票。但是这次回国查到的这个路线机票很贵,要7千多。于是我选择了东方航空“米兰=>西安”的往返机票。这个机票的好处是可以少转两次机,并且价格便宜(只要4000出头),但是缺点就是我要做大巴从苏黎世往返米兰。

我选择了flixbus,票价非常便宜,但不能像做火车那样把行李放在身边。这令我十分担心,在小红书上不少看到做flixbus丢行李的例子。为了保证行李安全,我去米兰买的直达车票——中间不停站降低行李被偷的概率;而返程没有直达票——我就花钱选择了一个靠车门靠车窗的位置。

最后自己比较“幸运”,行李没有被偷。就是返程从米兰回苏黎世的时候下大巴已经凌晨一点多了,有点晚。父母比较担心我的安全问题,让我下次不要买这趟航班了,但是我对苏黎世比较熟悉,所以就觉得还好。

年二十九

今年过年没有年三十,我回国落地是二十八,睡了一觉就是年二十九(相当于年三十)了。

一大早,我们就去了奶奶家准备团圆饭。真的是好久没有和这么多家人同事在一起了——奶奶、大伯大妈、姑姑、堂姐堂妹等等都来了——真的是非常热闹。每家都带了很多年货,有鱼有肉,冰箱都塞不下了。

我也分享了自己从瑞士带的一些小零食。我带了Lindt瑞士莲巧克力,奶酪片,一些瑞士零食、还有干果等。事实证明奶酪片和Lindt巧克力非常受欢迎!当让,我也收到了关于上次礼物的反馈——尤其是瑞士三角巧克力特别齁,不好吃!

下午,大人们在家准备年夜饭。姑姑带我和堂姐堂妹开车去附近转了转。现在咸阳湖、渭河周边改造的真的很不错,我们先去了一个湿地、又去了被称为“咸阳的马尔代夫”小沙滩,拍到了很多好看的照片。

傍晚我们回家时,年夜饭已经做得差不多了。真的是慢慢的一大桌呀!

姥姥三年后”新陵“

今年是姥姥过世的第三年。之前的三年,按照民俗,家里还处在“祭祀”期,过年不能贴春联。而今年一过,这个三年的“祭奠”就算结束了。做为结束的标志,好像是有一个“新陵”的说法。妈妈家这边的子女都要回到农村老房子祭奠。

大年初二,我们一家一大早就开始回了老家。对于我们孙子辈来说,其实没有太多要做的。来到姥姥姥爷的老房子里,我们换上白色的孝衣,就在院子里无所事事的走来走去。之后,我和大人们来到了姥姥姥爷(姥爷走的比姥姥要早)的墓前扫墓烧纸。农村的墓真的就是一个坟头,我们拔去了坟前的野草,盖上了白色的纸,边烧纸边说者一些托福的话表示祭奠。最后三叩头便结束了祭奠仪式。

中午,我们来到了镇子上的一家餐馆吃席。一般来说这种白事都是应该在自家设席的,但是妈妈那一辈的所有子女,都已经离开村子,去镇里、市里、甚至是远方的大城市生活了。这家餐馆中午的生意特别火爆,饭菜的量给的也很足,而且听我妈说一桌也比在市里便宜快一半。我不禁感叹,农村的消费水平确实要低很多啊。

和奶奶去铜川一日游

奶奶现在年纪大了,腿脚不方便,走起路来很慢,平时只能在小区里转转。子女在外工作,老人家现在是一个人生活。所以一到节假日,我们都想着多陪陪老人家。有时间的话,开着车带着奶奶去远一点的地方转一转。

过年虽然大家都回来了,但真的要找到一天和奶奶开车出去玩其实并不容易。尤其是走亲戚等各种事情其实挺难找出一整块时间。不过最终还是找到了空闲的事件——大年初三这天,爸爸妈妈和我带着奶奶一起开始了前往铜川的短途旅行。

我们一大早就去接奶奶。奶奶说她并不想去,但是原因估计是不想因为她自己走路不方便耽误我们玩——所以我们一定要带着奶奶一起出行。说来也巧,那天早上小区突然停电了,如果我们今天不和奶奶一起出去玩的话,很难想在大年初三老人家一个人在家没有电的话会多么孤单。

这天天气并不算好,天气灰蒙蒙的有些雾霾。但随着我们开车走出市区,天气渐渐晴朗了起来。从咸阳到铜川打开三个多小时的高速车程。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,这种轻松惬意的旅行时光真的越来越稀有了。

至于具体旅途上的景点,相比于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,反倒是没有那么重要了。我们先去了铜川文庙和文庙街。好像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庙。文庙院里清净典雅,文庙街古色古香、还装饰着不少拍照打卡的元素,就是我们去的时候几乎没有人。可以看来铜川市一个外来游客很少的城市,不然得话就算是过年也不会这么冷清。之后我们来到了铜川花月荟,这是一个仿照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复古街区。相比文庙,这里的人就多了很多。而且看车牌,大部分都是西安来这里短途旅行的游客。我们在这里吃了午饭——香喷喷的臊子面还有一种绿的出奇的野菜(忘记了名字),非常的好吃!下午,我们驱车来到了陈炉古镇,这是一个专门烧制耀州窑的小村子。整个小村子分布在连绵的小山丘中,就像是一些陕北电视剧里那种光秃秃的荒凉山丘一样,但是彼时大部分地方仍然盖着皑皑白雪。我们参观了一些烧制瓷器的人家,爸爸还买了一个罐子用来装油泼辣子。逛完整个古镇已经晚了,我们开始返程。我们觉得不走回头路,在回去的时候路过富平又去了一个叫做中华郡的景点。这里和花月荟一样,也是仿照大唐不夜城的街区。但因为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,整个街区的灯也亮了,所以非常漂亮!整个街区里也是人挤人,非常的有烟火气。

最后我们回到家,已经快九点了。这次铜川的一日游非常的圆满。

和表弟拍“城墙下的火车”

舅舅为了祭奠姥姥的新陵,特地从北京赶回来,一起回来的还有舅妈和表弟。表弟和我小时候一样,是一个十足的“火车迷”。舅舅把一个老相机给了表弟,表弟就带着老相机拍火车。听表弟说,整个北京的火车站他都去过了,而且有特色的火车也都了如执掌。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小的时候,爷爷经常带我来到离家不远的立交桥边拍陇海线上来来往往的火车。这次表弟来到西安,也许是看到了小红书上的帖子,特别想去西安拍“城墙下的火车”。

我在西安咸阳待了那么多年,也不知到有这么一个绝佳的“拍火车”地。表弟给我看了小红书的帖子,哪个地方就在城墙旁边。于是我们决定去西安先去城墙玩,然后去拍火车。忘了说,也许说表弟是“轨交迷”更贴切,就算我们想打车去西安,表弟也坚持要做地铁。按他的话说“西安的地铁很有特色”,哈哈!

初四一大早,爸爸妈妈、舅舅舅妈、我还有表弟先去了咸阳湖转了一转,路过了咸阳老街、凤凰台、文庙还有安国寺。这些景点我很久都没有来过了,已经完全翻新了一遍,和我印象中的样子可以说是“改头换面”。快到中午的时候,去咸阳湖附近的一家礼泉羊汤店喝了碗热乎的羊汤,别提有多鲜了,非常好吃!

下午,爸爸、舅妈、表弟和我就一次作地铁去西安城墙玩。西安不愧是大城市,一路上人非常多,特别是城墙真可谓游人如织。登城墙还有提前预约,我们没有预约上主城门的门票,于是只能从角落的侧门进入。城墙我其实很久一段时间没有来过,但上次参见BioCAS会议的时候来过,所以对我没有什么新鲜感了。但是能和家人表弟一起登城墙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。

在城墙散步了一会后,我们久来到了“城墙下的火车”拍照地。这其实是一家专门以火车文化为主题的咖啡馆,专门为火车迷提供拍照场地。我们来到了咖啡馆的顶层,果然看到了城墙下的火车! 我和表弟都举起了相机,记录下了路过的火车,也记录下了拍火车的乐趣。

和家人郊游

转眼已经初七了,该走的亲戚走了,该办的事也差不多办完了,我们一家三口终于有着空闲时间享受在一起的时光了!自从我们家买了车以来,这样一家开车三口出来的机会真的是宝贵。

我搜了搜周边一日自驾的景点,决定去新修建的昆明池。这天天气很不错,蓝天白云,阳光也驱散了冬天里的一丝寒冷。昆明池现在是一个“七夕主题公园”,修建的风格也是按照情侣主题规划的,甚至民政局也修建在了景区里面。昆明池建的很大,所以虽然游客很多,却并不拥挤,总能找到一些闹中取静的地方。尤其是稍稍远离核心景区的湿地地带,碧波荡漾的水中有芦苇和飞鸟,而四周的仿古风建筑克制典雅。爸爸和我都背上了相机,在这样的美景中,妈妈变成了我们的模特。我们边散步、边赏景、边拍照、边聊天,享受着这种轻松悠然的气氛。

昆明池非常大,我们只围绕着湖的一遍转了一小圈,却也转了好几个小时。玩的累了,我们回到车里吃了从家里带的油饼、爆米花、水果等零食。在这样的一个“小野餐”里结束了年后轻松的一日郊游。

送灯笼

按照风俗,元宵节要给18岁前的小孩送灯笼。随着我们这一辈的长大,大人们送灯笼的次数越来越少了。但是姑姑前几年要了二胎,于是,表弟就成了为数不多的“能送灯笼”的对象。

这天已经是初八了,年味明显已经淡了许多。爸爸、姐姐、妹妹都在外地工作,他们都已经坐上了离开的飞机;姑姑、大伯等也都回到了各自家里。妈妈因为收假较晚,而我是请假回国时间比较长,所以我们有时间去买灯笼送灯笼。

我们沿着咸阳老街边散步边找合适的灯笼摊子,结果只遇到一家。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火车站前面那条路上,这里就全都是卖灯笼的商贩了,只是价格贵了很多。在妈妈的“砍价”下,我们买了一个传统的小蛇造型的纸灯笼,一个电子的五彩球形灯笼,然后又在附近的超市买了一些礼品就去西安给表弟送灯笼去了。

送灯笼讲究的就是一个风俗,灯笼送了之后,我们并没在姑姑家待太久,之后姑姑就带着表弟和我们来到附近吃了烤肉。吃完之后还来到小寨附近的大兴善寺走了走。据说当时印度总理访华时就来到这里参拜,所以这里香火很旺。表弟年纪还小,在寺庙里的鸽子群里玩的不亦乐乎。我不得不感叹,小孩子的精力就是好啊!

从大兴善寺出来,我们就回咸阳了,又是轻松愉快的一天!

和好友聚会

我有几个从小玩的特别要好的朋友,以前经常每半年每年会聚一聚。但随着大家在不同的地方上大学,毕业以后又去了不同的地方工作,又或者是变得越来越忙,于是能有时间聚一聚的机会越来越少。

趁着这次过年,我又撺掇这哥们几个小聚一下。人还是没来齐,但能和几个哥们见面也是非常开心了。这次相聚和以前做大的变化是有的哥们带着自己的女朋友一起来了,甚至是开车带着女朋友一起来了!随着大家进入社会开始工作,我好像第一次有了“大家真的变成成人”的感觉。毕竟以前聚会,大家更多的是怀旧,但物质上还没太有什么变化、也没有女朋友。这次,明显感到大家成熟了许多,聊天话题也更多变成了工作、情感等等。

大家都长大了,但我们的友情却依然没有改变。和哥们聊天的时候还是能感到无比的放松,仿佛回到了曾经同窗学习的时候。我现在特别珍视这一份友谊,这种从孩童时间建立起的感情,和在工作上遇到的同学同事建立起的感情还是给我很不一样的感觉。

(2025.04.12 苏黎世)

留学后第一次回家过年